2022下半年四川省考笔试时间为11月27日,本次四川公务员共有20.5万人报考,为使得各位考生顺利参考,四川华图帮大家整理了省考【巴中市实验小学】考场相关信息,让各位考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考场周边交通、住宿、吃饭、停车、天气、考场座位图等相关情况。更多关于省考笔试、准考证、疫情防控、考前冲刺、考后估分等阅读下文并关注四川华图教育。
市州 | 区县 | 考点名称 | 详细地址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中学龙湖校区 | 巴中市巴州区龙腾街1号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市第四中学 | 巴中市巴州区广福街61号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市第三中学 | 巴中市巴州区祠堂街247号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市实验小学 | 巴中市巴州区吊桥街139号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市第二中学 | 巴中市巴州区张思训街55号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| 巴中市巴州区安康路3号 |
巴中市 | 巴州区 |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| 巴中市巴州区棠湖路3号 |
一、考试期间疫情防控要求
1、请广大考生务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,通过微信小程序“四川天府健康通”申领本人防疫健康码,并于考前8天开展健康排查,持续关注健康码状态。
2、考生赴考时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,做好手部卫生。
3、所有考生须持本人首场考试前3天3检(每天1检,3次采样均须在川内有资质的检测服务机构进行)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,方可入场参加考试。核酸检测报告时间以采样时间为准,非检测时间或报告打印时间。请考生提前做好采样准备,经查验采样时间、检测结果等不符合规定的考生,不得入场参考。
4、每场考试前,考生应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。在考点入场检测处,请考生提前准备好当天本人防疫健康码(绿码)、纸质准考证、有效身份证件以及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(纸质、电子版均可,下同),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入场查验健康码、扫场所码及体温检测准备。
二、四川省考准考证打印
参加四川省考的考生在11月22日至11月25日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“人事考试”专栏打印本人准考证(使用A4纸打印,黑白、彩色均可,保证字迹、照片清晰),逾期不打印准考证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考生自负。同时,在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,到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。过期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不得作为参加考试证件。无准考证不准进入考场。
三、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
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于10月27日举行,部分岗位需要考专业科目的于11月26日进行,具体考试科目及考试地点见本人准考证。
(一)普通综合类、法院、检察院、监狱、戒毒、司法系统岗位岗位
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。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,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%,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%。
笔试科目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每科卷面满分100分。
笔试成绩=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。
(二)人民警察岗位
考试分为笔试、心理素质测试、面试和体能测评。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,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%、面试占总成绩的40%。心理素质测试和体能测评不计算分值,实行合格制。
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各占笔试成绩的50%。
执法勤务职位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《申论》和《专业科目》,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%、30%、30%。
警务技术职位笔试成绩计算方法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
执法勤务职位笔试成绩计算方法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24%+《申论》成绩×18%+《专业科目》×18%+笔试加分
四、考前看一看
在公务员考试中,时政要闻、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,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。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,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,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,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?其实很简单,不用死记硬背,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,四川华图每天都会更新全网最新最热的时政要闻,并附有热点解析,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。大家可以Ctrl+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。
【热点背景】
6月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。其中不乏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财政资金建设景观工程,举债修建仿古城门、大型雕塑、景观广场一事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
[提出观点]
“造景”看似是某些党员干部文化观、审美观出了问题,其实,归根结底是政绩观有了偏差。
[综合分析]
建筑贪大贪高,滥建“文化地标”,有的对真正有价值的历史遗存不上心、却不惜巨资打造“古镇”“古城”,劳民伤财的“政绩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不仅破坏了城市、自然景观风貌,更脱离地方实际,糟蹋财政资金,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效应。
沉迷造声势、追求大手笔的错误政绩观,一方面暴露出一些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,一方面也折射出项目立项审批、人员考核评价等制度运行问题。
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,必须以实实在在的政绩检验工作成效。但追求什么样的政绩、如何追求政绩,一些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。有的只抓光鲜亮丽的“显绩”,不关注民生保障、环境保护等难出成果的“隐绩”;有的只想速成、不愿积淀,只想眼下、不顾长远;有的不怕群众不满意,就怕领导不注意。如此“政绩”,不是为了推动发展,而是给自己牟利;不仅无法促进当地发展,还造成了浪费;不仅无法给群众带来福祉,还损害了党的形象。
[参考对策]
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。一方面,建造什么样的工程,决策与规划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。尊重客观规律,就要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、量力而行,综合地方实际和比较优势,避免主观臆断和“拍脑袋”决策;另一方面,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须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、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,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事、烦心事。不做表面文章,多办利民实事;避免贪大求全,多积尺寸之功,正确的政绩观定能转化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。
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,应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严格遵守法规条例及报批程序规定,建立健全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和公开公示制度,进而及早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干预纠正。
从干部任用和考核角度看,有什么样的指挥,就有什么样的演奏;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价体系,就会引导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。相关部门用好考核评价“指挥棒”,对挥霍国家财产和人民血汗的行为严肃问责、从严处理,才能让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更加鲜明。